本 期 导 读
最近的综艺,《好看》有点作;
非典型“审美”很精彩;
饼也有话说!
”
最近大家是不是都被一档叫做《你怎么那么好看》的素人改造节目刷了屏?
我发现一时间网上都在抨击这档节目,主要原因是:
1/ 直接抄袭国外我们安利过多次的《粉雄救兵》;
2/ 抄袭形式却没有吸取到灵魂,主持人价值观存在问题。一味的以自我标准做评价,而忽略了被改造人原本的自我和生活角色定位。
综艺节目《你怎么那么好看》
举个例子,在改造拒绝“消费主义陷阱”的34岁女博士时,吴昕只是因为女博士家清爽干净的简洁,没有装饰,就开怼:“这是一个女生的家吗?”
而在改造过劳肥女生时,因为在衣橱中找到洛丽塔风格裙子就大肆差评~改造时,更是没有分析女生本质喜好,就加以批判。
再比如,在改造丈夫没有分担家庭义务,一个人要照顾四个孩子的妈妈时。
改造团不但没有找到症结点,让丈夫体验妻子的不易,反而在对完全没时间打理自己的妈妈进行了一通对她日常毫无用处的改造后,还“让她”对那位丈夫说出了“对不起”!
原谅我,看到这时,我简直对这段对话,暴跳如雷~
这样的例子在每一集中都严重存在,而问题还远不止如上……
在我看来,如果改造能够让被改造者发现不一样的自己,尝试新的穿法和妆容,打开新视野看到自己的另一面,那么改造是值得称赞的。
很可惜,这综艺真正的问题是,改造嘉宾全部以“权威”的姿态,在物化并且强硬的固化女性形象:
认为只有化妆+高跟鞋+符合大众审美,才是女性应有的样子;让女性误读只有外表才能与自信挂钩,加深中国女性一直广泛存在的外貌焦虑;更忽略了每一个女性都应该可以做自己,拥有选择自我喜好的权利!
而我所说的“每一个女性都可以大胆做自己”应该是怎么样的?
哈~别着急!早已经有不少“非典型”女性,为了证明自己,做过奋斗。
下面,就随我来认识一下她们吧~
01
身材,可以多元
什么才是真正的“美”?这个问题被无数人提出和回答过,但答案却没有唯一。
对于这一点,你们的Rihanna教主可能最有话语权:无论是在她自己的内衣品牌Savage X Fenty的大秀还是广告大片上,你都可以看到一系列大码模特的身影。Savage X Fenty的内衣,还有专供大尺码的人穿着的款式,看到这里,很多人会情不自禁想到:原来胖子也有春天呐!
还有在纽约时装周品牌CHROMAT 2020SS的大秀上,一名叫Tess Holiday的“大码模特”出现在公众的视线中,她上身那件印有“Sample Size(单纯的尺码)”标语的连身裙,和CHROMAT想要告诉这个世界的一致:“这是一个多元审美的时代。”
没错,多样性的审美已是整个时尚圈的共识:以往高挑挺拔的曲线,极度精瘦的体型,高挺的鼻梁和小脸蛋的美的“唯一标准”,现在已经out啦!
而Tess Holiday在业内正式作为“大码模特”出入品牌大秀之前,并没有那么一帆风顺。她的肥胖并不是因为疏于管理,而是因为基因的遗传因素,因为这个,她和她坐轮椅的母亲饱受同学的歧视和欺负。
而15岁去面试模特的时候,对方以“又胖又丑,根本当不了模特”的理由拒绝了她。
但她和无数倔强又独立强大的女性一样,你越是这么说,她越是要证明给你看。
Tess Holiday在2011年通过网络发起#eff your beauty standards(另类审美标准)话题,并用这个标签连续不断的分享自己的照片。她强大的表现力加上持续的毅力,很快就收获了一大批关注者,而模特中介和品牌也向她伸出橄榄枝,这一切都打脸了那些曾经看低过她的人。
Tess Holiday参加伦敦时装周的Curve Catwalk
世界上还有很多和Tess Holiday一样,因为基因或者激素原因而无法瘦下来的女性,难道她们就不配拥有追求美的权利吗?
当!然!不!在这个多元审美降临的时代,一切皆有可能。无论你有着怎样的身型和外貌,只要你愿意挖掘自己更深层的美丽与自我,你一样可以是登上T台,驰骋杂志封面的酷girl~
Tess Holiday登上《COSMOPOLITAN》杂志封面
02
外貌,可以独特
如果你有经常看秀的习惯,那么你一定会注意到这个经常出没各大秀场和社交媒体的模特——Winnie Harlow,她的辨识度可以说是比任何人都要高,之前维密的大秀,也是她成功地驾驭了别人口中说的那件“东北大棉袄。”
Winnie Harlow在2018年的维密大秀
身患白癜风的她,从小肤色就和别人有明显的不同,但她的模特梦却支撑着她一路从选美比赛、小型T台秀、杂志封面再到维密秀和如今的品牌大秀不断进阶,如果说从前全美超模届一姐是超模Leila,那么现在一定非Winnie Harlow莫属,你同意吗?
Winnie Harlow和另一位身患白癜风的模特登《Vogue》阿拉伯版封面
而就在不久前,Winnie Harlow和Kim Kardashian联名推出了彩妆系列,这一系列的宣传大片中,她们宛如双生姐妹,而两人唯一的不同便是肤色。
这组广告宣传片的拍摄目的意味深长,似乎在告诉我们:突起的“异端”也可以被视作正常人,但他们作为常人来看,又多了一分独特视角下的别样美丽。
如果只是晃眼一看,还真的不太能一下子就区分出来谁是Winnie Harlow,谁是Kim Kardashian,她们也太像了吧!
在常人眼中,雀斑和皱纹可能一样都是时间或者紫外线在脸上留下的,需要被消除的“瑕疵”,很多女孩都有这样的烦恼。
但是对于法裔美籍模特Maeva Giani Marshall来说,雀斑反而让她变得比从前更加自信和美丽啦!
Maeva Giani Marshall登上《GRAZIA》杂志封面
一场药物过敏的症状永远改变了Maeva的外貌,这一过敏症状在阳光照射下会直接产生不可逆的——雀斑。而患病期间,她的身体也曾一度瘫痪,在轮椅上度过了差不多八个月。
这样事实对于任何一个女孩来说都是非常大的打击,Maeva一开始走在路上总是会被路人指指点点,久而久之,她不仅开始害怕出街,而且也特别讨厌照镜子,看到自己满是雀斑的容颜。
但是,你永远想不到命运会在哪个时候打开哪一扇窗。康复一段时间后的Maeva准备投入到重新适应正常生活的节奏中,而就在这段时间,她被知名模特公司Heroes Models的星探发掘,下定决心想要做点什么的她鼓起勇气签下了合约,至此开启了与时尚圈的不解之缘。
Maeva Giani Marshall登上《HARPER’S BAZAAR》杂志封面
Maeva的出现,可以说是打破那段时间笼罩时尚圈乏味审美——“瘦,白,五官精致”的完美主义的一个标志,而她惊人的学习能力也让许多业内人士刮目相看:即便没有任何时尚背景和技能,但在短短几个月内,她的刻苦和天赋就让她在每次拍摄中和T台上,能够迅速抓住摄影师或者设计师想要呈现的感觉。
凭着这些口碑和名气,Maeva的邀约持续不断:为《VOGUE》拍摄硬照,与意大利摄影师Mario Sorrenti合作,受到Jaquemus、Coach和Jil Sander等大牌的青睐......曾经一度被她视“瑕疵”的面庞,现在已经成为她不可忽视的魅力标识,真的很棒有没有?
名气直线上升的Maeva并不只把自己的成功视为一个目标,她在未来还有一个更远大的理想:为饱受传统意义中的“完美”所压迫的女性发声。
确实啊,生活在社交媒体泛滥时代的年轻女性,总是会被他人的真假难辨的“完美生活”假象所迷惑,总是觉得对比他人,自己不够完美。
“她们收到的负面评价太多,而这样的现象一定需要被改变。我想告诉大家,你也可以与众不同,你不用也不需要为任何人改变自己。”(“I want to show people that you’re allowed to be different and don’t have to change for anyone.”)。她在采访中说的这句话真的特别鼓舞人心!!
如何打破传统审美给予我们的枷锁,从自己的特质和自我出发,去发掘自己独一无二的美丽,而不是追随大流,去给自己套上一个模板:这不仅是Maeva的目标,也是更多女孩需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不要让传统的审美枷锁限制我们对于美的追求,相信自己很重要,你说是不是?
03
”异军“突起
之前,一位出生在上海、现在在伦敦时装学院学习纺织品设计的中国留学生Qizhen Gao登上了《Vogue》的Ins。之前因为品牌”辱华风波“没过去多久,所有人都对这一话题感到很敏感,而《Vogue》的这一举动瞬间就在网络上掀起了千层浪。
有一种说法觉得《Vogue》将模特从李静雯换成Qizhen Gao,是对亚洲人审美的刻板印象以及丑化;而与此同时,还有另一种声音站出来说:这是时尚的一种多元审美的趋势,同时让少数群体被认可,也是包容性的体现。这两种观点,你同意哪种呢?
先不管《Vogue》究竟意欲如何,光从如今审美多元的趋势来看,这样别具一格的”美“,同样是有别样的魅力和存在价值的。
众所周知,中国超模雎晓雯在一开始登上时尚圈的舞台时,也有不少反对的声音站出来说,”无法欣赏这种眼睛小、眼距宽的脸“,”不看好这样的‘非主流’审美“。
但你猜怎么着?雎晓雯在事业上取得的成功,和她代表拥有”别样“面容的中国女性群体的形象已经成功进入了大众的视野,并且也获得了国际上品牌和不同媒体的认可。
在王家卫和夏永康最近为奢侈品牌Saint Laurent拍摄的SELF 05系列一支名为《悬空一刻的思念》的短片中,雎晓雯饰演的那个曾经丢失自我,在辗转颠簸中寻找曾经的那个”她“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
同样容貌非常特别的还有另外一名叫Duan Mei Yue的亚洲模特,新加坡出生的她宽眼距、三白眼、塌鼻梁、圆鼻头,似乎在常人眼中这些特征都是360度全是死角的描述。
但就是这么一副”不符合主流审美“的面容,被相中作为Dior在18年春夏高定秀的模特!!在她因此走红的第一时间,网络上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
Duan Mei Yue的童年也充满了忐忑:因为长相奇特和与众不同,同学经常骂她是”丑八怪“,一言不合就会被”特殊照顾。
但谁知道如今正因为这独一无二的面容,让她敲开了时尚圈的大门:Alexa Chung, 《i-D》日本版, 《Vogue》韩国版这些知名的品牌和杂志,都向她抛出橄榄枝,新加坡版的《L'Officiel》在拍摄的Dior Cruise 2020时,也指定让她出镜,备受宠爱。
新加坡版《L'Officiel》-Duan Mei Yue拍摄Dior Cruise 2020
也许是因为比常人更独特,所以也要更努力。Duan Mei Yue从未有一刻停止过上进:每天训练自己的镜头表现力,运动,严格的饮食管理......
美国时尚大师Kevyn Aucoin曾说过:“Perfection is boring. If a face doesn't have mistakes, it's nothing. (完美是无趣的,如果一张脸上不存在任何错误,那么它就不值一提)”。
”厌世脸“、”高级脸“,不管外界怎么称呼这样的面容,无法否认的是,这种“非典型美丽”同样也是美的一种形式,不是么?
没有任何人能否定面容、身材、生理上存在着常人眼中“瑕疵”的人,她们所拥有的追求美的权利。
单腿残疾同样走上Savage X Fenty大秀,备受Rihanna好评的黑人模特Mama,因为身患TSS(中毒休克综合症)而用金属义肢代替双脚,但仍然活跃在时尚圈的模特Lauren Wasser.....越来越多的“非典型女孩”正在重塑美的定义,让我们看到如今一个多元审美正在不断壮大的时代,这真的很激动人心!!
Mama
Lauren Wasser
看完这些模特的故事,相信你应该get到了我想要告诉你的事实是:
1/美不是标准答案。它不分国界,也没有肤色区别,即使身体不完整,面部存在常人眼中的“瑕疵”,都可以是美的!
2/ 美是一道选择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你可以有不同的审美和价值观,但生而为人,存在即合理。你又怎能强求所有人都符合你的评判标准,要求社会审美单一?!
我们可以根据人的善恶作出评价,但不应以外貌作为人的划分与评判标准。每一个个体,都有自己发光的一面。
Saint Laurent SELF 02
3/ 你本来就很美!不要让外界的评价淹没了你自己的美丽发声,“非典型美丽”同样精彩。多元审美的时代已经降临,忽略那些diss过我们的人和声音,努力学习,用实力强硬自己的内核,大胆做自己,用惬意和洒脱给那些声音一个华丽的反击!
大饼穿搭札记 出品
编辑:大 饼 撰稿/排版:Jinguo
Bing 的话:
作为一个业内标榜的“非典型”博主,我经历过《你怎么那么好看》里好多位被改造人的不同状态。
比如,从小就不曾拥有过因为长相而带来的便利,甚至是夸奖;因为圆脸,就空降“大饼”这个绰号,一背就好多年;也经历过因为压力,而过劳肥至150斤,备受打击的状态(就在刚过去的19年);更听过无数,关于“丑”“胖”的评价和言语……
为此我做过不少你们或许也知道的抗争:
- 听过不下一百次关于整容的劝解,内心也动摇过不下一百次;
- 抗拒化妆,甚至长时间保持素颜出席活动、拍片!因为,我不能理解为什么要把自己调整成某个样子,才是对的;
- 压力胖的时候,被人劝阻写内容别出镜,也真的xiang;
- 我还曾,因为辛苦写出来的五部曲,某一部分内容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一种“主流审美”的迎合,而自我怀疑和挣扎;
- ……
而这些抗争你要问我痛吗?当然!甚至是孤独和无助。但是,这些看似完全不符合商业逻辑的“作死”,却从另方面让我更清晰属于自己认知,也让我正逐步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而如今,虽然抗争依旧在,阻力依然多,但我却能坚定的告诉你们:
感谢女权主义的兴起,让我感受到做自己的可贵,拥有自我选择权,真的很好!
而我之所以要赶着年前发这篇文?我知道啊,见七大姑、八大姨……的日子又来了,或许又有一波“要你活成某种样子”的话语、评论会大面积朝你扑去。希望今天的这篇文,能给你勇气和动力,去筛选那些不同的声音,终活成你自己的模样!
好啦,今儿个就到这儿啦~
注:所有原创内容未经允许,私自转载一律走法律途径决绝,欢迎姑娘们帮助大饼监督并检举告诉大饼,原创不易,感谢支持哦~
